甘肃平凉养牛新模式:红牛爱吃爆米花肉质更佳
2025-01-26 04:31:25 肉牛饲料
产品介绍
-
在甘肃平凉,一场热闹的牛群盛宴正在上演,而这场盛宴的主角竟然是“爆米花”。近日,甘肃旭康食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随着一声“嘣”的巨响,新鲜出炉的用秸秆制作的爆米花饲料正被送往“平凉红牛”的嘴边。这种活性发酵饲料不仅是一种新颖的养牛方式,更让牛肉的脂肪和纤维更加完美结合,形成了可口的“雪花”牛肉。
“爆米花”的出现不仅是饲料的一次创新,更是对传统养殖观念的挑战。甘肃旭康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程强介绍道:“牛吃了这些含有益生菌的饲料,能提升肉质的口感,让吃牛肉的人口水直流。”在这家致力于推进本土牛规模化养殖的企业,牛的饮食内容更为丰富多样,玉米、大麦、黄豆等各类压片饲料都是其豪华的“美食菜单”。这让我们消费者在享用美味牛肉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当地文化。
平凉市拥有深厚的养牛传统,精耕细作的地方农民为我们培养出了这种被誉为“平凉红牛”的美味品牌。随着乡镇的发展,当地牛产业逐渐实现品牌化,“平凉红牛”更是成为了我国首个活牛类证明商标。为了让这种优质肉源得以延续,程强积极引入基因测序技术,结合专家的指导,筛选出最优质的牛种,形成了一个牛种“基因库”。这不仅为未来的品质保证奠定了基础,更让养牛变得科学而高效。
与此同时,平凉的牛乃是享有特殊“待遇”,它们不仅喝温水,还有专属的音乐背景和按摩服务。通过对养殖环境的精细化管理,牛只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实现精准投喂,这样的关爱让它们的奶和肉口感都达到了新高度。程强对此深有体会,他说:“良好的饲养模式让我们的牛不仅长得快,肉质也更佳。”
然而,平凉的创新并不止于饲料和养殖模式,地方政府也在不断尝试新思路。比如,在崇信县黄寨镇,小村庄的百余孔废旧窑洞被改造成了舒适的牛舍。通过这样的改造,牛在夏季得以避暑,冬季保暖,而窑洞牛舍也极大地降低了养殖成本。除此之外,黄寨镇的党委副书记朱元龙提到:“为了确认和保证农民的收入,政府还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村民通过入股的方式共享养牛红利。”这样一来,大家不仅能享受到牛肉的美味,还能在年底获得丰厚的分红。
在平凉市灵台县,另一家万头平凉红牛育肥基地,更是将种植与养殖紧密结合。农田可提供的粮食为养牛提供了丰富的饲料,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从高端餐饮到休闲零食,各类牛肉产品开始走向市场,逐步提升了“平凉红牛”的品牌价值。据悉,品质最高的“5A”等级牛肉每公斤价格超1000元。而在这样的市场需求下,平凉市牛饲养量已突破百万头。
为了支持牛产业更好的发展,甘肃省政府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扩繁增量到良种培育再到品牌提升,都在点滴推动着牛产业的发展。在这些细则的助力下,平凉市的农业更是焕发出新的生机,养殖业也在这里开启了崭新的篇章。通过这一些努力,平凉不仅让“红牛”红火了起来,更让每一个农民都能体会到科技养殖带来的富足与希望。
从风吹麦浪的田野到热火朝天的养殖场,平凉的曾经贫穷的地方如今通过牛产业的蓬勃发展,实现了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农民的蓬勃幸福。如今,甘肃平凉的牛产业慢慢的变成了了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向更广阔的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