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第三大牛奶生产国中国如何突破饲草“卡脖子”
2025-03-14 20:21:36 奶牛饲料
产品介绍
-
编者的话:中国的牛奶等乳制品生产在过去十几年中发展迅速,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牛奶产量达到4197万吨。德国《今日农业》杂志也在近日报道,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第三大牛奶生产国,仅次于美国和印度,领先于德国。然而,中国目前仍然面临优质饲草料短缺的问题。公开资料显示,根据中国牛羊肉和奶源自给率发展目标,目前全国仍有近5000万吨的优质饲草缺口。以“牧草之王”苜蓿为例,我国优质苜蓿自给率只有64%。业内的人表示,饲料与奶牛产奶的数量、质量息息相关,但目前饲草料的成本占奶牛养殖成本的60%至70%,因此解决饲料问题对乳业生产降本增效至关重要
在牛奶的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奶牛是其中最为基础的一环。而奶牛的健康与生产性能则与其摄入的饲草料有很大关系。由于对营养水平的要求比较高,奶牛往往需要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的优质饲草料。如果饲草料的质量过低,奶牛的产奶量会有明显的下降。好的饲料配合优良的奶牛品种能大大的提升蛋白转化率这一乳制品行业的关键指标,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奶牛的产奶量和质量都将得到提升。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乳业饲料的品种和来源因各国自然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基本上可大致分为精饲料和粗饲料两大类。精饲料最重要的包含苜蓿草、玉米、豆粕等,这些饲料富含蛋白质。而粗饲料则包括玉米秸秆等,它们为乳牛提供纤维素,有助于维持消化系统的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奶牛的饲草料需要多种精、粗饲料按照合理的比例进行搭配,并不是只摄入其中的某一种。
由于能对最终的牛奶产量、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饲草料在整个乳业产业链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也是生产成本中的大头。宋亮对记者介绍,饲料成本占据了奶牛养殖成本的60%至70%。
近年来随着中国乳制品消耗量的提升,奶牛养殖量也在增加,对于优质饲草的需求逐步扩大。农业农村部此前制定的《“十四五”全国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要确保牛羊肉和奶源自给率分别保持在85%左右和70%以上的目标,对优质饲草的需求总量将超过1.2亿吨。
但是目前中国的优质饲草料仍有较大缺口。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牛羊饲草料中优质饲草占比约为25%,比理想结构低15个百分点,供需缺口近5000万吨。业内的人表示,造成这一缺口的原因包括养殖模式转变、可种植培养面积较小、草种品质较低、气候环境等。因此,中国本土种植的优质饲草产量较低,部分品种在营养成分含量方面也有不足,比较依赖进口优质饲草和草种,例如美国的苜蓿草、澳大利亚的燕麦草和羊草。
根据国际贸易数据网站“经济复杂性观察站”的数据,中国是2022年最大的牧草作物进口国,进口额约为9.93亿美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报告也显示,2023年我国饲草种子进口量为2.07万吨。我国草种生产能力将逐渐提高,但国产优良草种仍一直处在供不应求状态。
优质饲草料依赖进口将对乳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宋亮认为,依赖进口主要面临两个问题。首先,饲料价格受国际市场和国际期货,以及有几率存在的人为操纵因素的影响,容易波动,依赖进口可能增加养殖风险。其次,优质饲草料的供给范围越大,尤其是那些依赖进口的优质饲草料,养殖成本就越高。
针对优质饲草料“卡脖子”问题,中国从政府到企业不断寻找方法,提升优质饲草料和草种的自给率。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粮改饲政策。2023年完成粮改饲面积2325万亩,收储优质饲草约6850万吨,带动减少牛羊精饲料消耗近1300万吨。同时,多地正探索粮草轮作、豆禾牧草混播或套种等模式,令饲草生产模式更加多元化。此外,中国在部分地区开展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据宋亮介绍,中国在宁夏、甘肃等沙漠地区大力推广苜蓿草的种植,以填补国内苜蓿草供应的缺口。
相关措施产生一定成效,中国饲草产业得到发展。2023年,全国的人工饲草种植培养面积1.16亿亩,饲草总产量1.01亿吨,累计培育审定饲草新品种685个,饲草种子年产量7.5万吨。乳业企业也在饲草料方面做创新研发。蒙牛旗下现代草业有限公司从种业、种植技术、机械作业等环节入手,攻关优质牧草技术,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伊利集团则通过打造卫星遥感农业大数据平台等科技平台,构建了多种降本增效的模式,所服务牧场平均亩产实现4.54吨,最高亩产量达到了5.37吨,实现了增产25%的突破。
不过,中国与一些相关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仍有不足,进口需求依然明显。以苜蓿草的种植为例,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苜蓿生产国。2023年美国向中国出口了约90万吨苜蓿干草,占中国该品种进口总量的89.9%。2022年美国共生产了约4800万吨苜蓿,出口到中国的苜蓿大多来自西部各州。报告表示,美国苜蓿的品质和供应量受到中国买家的青睐。宋亮表示,中国苜蓿草的种植培养面积仍不足以满足国内巨大的需求,同时与欧美国家的苜蓿草相比,中国苜蓿草产品的质量仍然较差。
有分析认为,中国饲草产业整体起步较晚,存在生产经营体系不完善、技术装备支撑能力不强、配套政策保障体系有欠缺的问题,在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水平上仍存在差距。宋亮认为,“我们与乳业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在于土地资源有限,这限制了我国自种自养能力,养殖成本始终较高,与国外相比处于劣势。由于土地资源限制,我们没办法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满足粮食和饲料的种植需求,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我们必须在保障口粮安全和饲料供应间找到平衡点。因此在奶业发展方面,我们应采取适度发展的策略。”
市场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的报告数据显示,全球饲草草种的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61.9亿美元。该报告提到,中国饲草草种市场有望明显地增长,这主要得益于畜牧业对优质牧草的需求一直增长。而随着杂交种子的采用和技术的进步,中国市场可能会持续不断的发展,从而满足国内需求、摆脱进口依赖。
业内人士表示,进一步填补中国的优质饲草料缺口需要从草种研发、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种植模式以及基础设施条件等多个角度入手。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想要填补饲草料短缺的前提是提升对优质饲草料的重视。在重视的基础上,第一步是要主动研发符合中国特点的草种。其次是要处理好草原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在保护与利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第三是要适度进口。他表示虽然中国目前慢慢的开始探索类似玉米这样的青贮饲料,让饲草种植多元化,但没有必要完全不进口。重点是要提升优质饲草的产能。
宋亮表示,中国可以探索在海外土地种植饲草,通过在海外种植饲草料来补充国内的供应,既能保证国内的粮食生产,又能确保饲草料的供应。其次,需要推动土地流转和制度改革,提升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后,对某些地区,尤其是那些半干旱气候的地区,如内蒙古和甘肃,可优先考虑从传统的粮食种植转向牧草种植,以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提高饲草的自给率。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可以适度发展种养结合的模式。他提到,中国需要思考怎么样重新再回到以种养结合、适度规模化为主的发展趋势,因为适度规模化能够在保证安全和品质的基础上,明显降低成本。
今年十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发布《关于推动饲草产业高水平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快建设现代饲草产业体系做出规划。《意见》明确了五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拓展饲草生产空间。二是大力推进“以种适地”,积极发展盐碱地种草。三是加强饲草生产基本的建设,提高饲草综合生产能力。四是提升饲草种业水平,强化饲草产业科技支撑。五是推动饲草全产业链发展,构建现代饲草产业体系。《意见》提到,力争到2030年优质饲草种植培养面积达到1.35亿亩、产量达到1.3亿吨。同时,力争到2030年饲草种子自给率达到75%。
国家推平黄土高原,建设良田真的是一项功在千秋的伟业,大批的田可以种粮也可以种牧草,养牛养羊产奶,消费是大大需要,培育地力也需要。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人形机器人前空翻特技。这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机器人技术在运动与灵活性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机器人领域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美国经济凛冬将至?一季度GDP或萎缩2.8% ,今年前两月裁员已超22万人,消费者“末日囤货”,政府面临关门危机
近期,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对美国经济的预测出现断崖式下滑,其对美国2025年第一季度实际GDP增长的估计为-2.8%,低于2月28日的-1.5%。
当地时间13日,美国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800客机在丹佛国际机场起火。乘客目前已被疏散,暂无人员受伤或死亡报告。
菲律宾在我国南海海域非法坐滩军舰浓烟滚滚,系菲船员在船上燃烧生活垃圾,严重威胁附近海域生态环境。
【央视首次曝光!歼-20发射新型导弹 “超视距”打掉3架“敌机”】歼-20搭载某新型空空导弹,在超视距空战演习中一次击落3架“敌机”。
许多人都喜欢吃海鲜。鱼、虾、蟹、贝这些鲜物。口感绝佳,营养丰富。但在自己下厨处理海鲜的时候。最近市民刘先生就遇到了意外。
近年来,伴随国家安全教育的不断深入,全民维护国家安全意识慢慢地加强,慢慢的变多的快递从业人员能够关注辨别禁寄物品、可疑人员,积极向国家安全机关反映,为及时遏止非法寄递,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救大命 我好像得了那个 “手机分离焦虑症” 不知道刷什么 但就是离不开 图源:抖音@七颗猩猩 从小就听长辈别人说: “睡觉手机不能放枕头边,有辐射!” “手机放枕头底,脑子容易长瘤子!” “玩手机不但致癌,还可能老年痴呆!
事发后,海底捞火速报警,警方很快锁定了2名17岁的未成年人。他们到底为何要做这样的事,是无知者无畏,还是为了博流量,毫无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