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羊”文章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5-03-31 22:41:22 新闻动态

  1月3日,张家口市阳原县东白村。羊场里,宋国山正在给羊投喂饲料。 河北日报记者崔丛丛摄

  1月3日,张家口市阳原县东白村羊场,阳原国山专业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宋国山正在给入栏21天的育肥羊喂饲料。2024年11月,他在河北省产权交易平台上成功竞租了省工商联投建的原绒山羊养殖基地,租期4年,4年租金40万元一次性结清。河北省工商联将把租金全部用于村民分红及村民集体事务。

  东白村共有83家住户199人,是河北省工商联定点帮扶村。河北省工商联驻村工作队经过调研发现,村里无特色产业是村集体经济没能发展、村民收入增长慢的重要原因。

  但他们也发现,阳原县地处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昼夜温差大,日照充分,生长期短,养殖业有较好的发展空间。省工商联现驻村、工作队队长畅彦周介绍,绒山羊耐寒性强,且绒毛质量高、产量大,经济价值极高,当时市场行情较好,就决定发展绒山羊养殖产业。

  河北省工商联指导成立河北省中冀乡村振兴基金会,由荣盛发展、君乐宝、千喜鹤、以岭药业等10家民营企业共同发起筹建。2020年以来,基金会已开展各类公益活动50余项,投入公益资金4000余万元,惠及人口5万余人。

  基金会在东白村确定了“基金会+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经营管理上,基金会出资成立阳原县爱生山羊养殖有限公司,负责羊场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运营、技术输出和订单回购,构建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同时,基金会流转东白村14户农户77.1亩土地,向他们一次性支付土地流转金22万元。

  为确保每家每户均能获得分红收益,河北省工商联还指导基金会与东白村全体村民签订协议,基金会向每户村民捐赠价值1万元的绒山羊,每户村民以实物绒山羊入股合作社。

  今年59岁的村民武江,以前靠种地为生,20亩地种玉米,每年有1.6万元收入,要增加收入,就得出去打零工。羊场建好之后,武江不用再四处跑了。除羊场定期分红,每年羊场忙碌时候,就会叫他过去帮忙,一年能增加4000元左右的收入。另外,他家每年还有养牛等其他分红。

  基金会将羊场运营所得利润全部拿出来,一部分用于分红,另一部分拨给东白村委会,用以增加村集体收入。畅彦周算了笔账:14户村民收到了土地流转租金22万元;连续4年为村民分红共计近50万元;羊场还以高出市场价每斤3分的价格,收购村民玉米、秸秆等饲草料60万余斤;先后有本村630余人次在羊场打工,挣得薪金12万余元。2024年11月,考虑到绒山羊养殖的市场情况,省工商联与阳原县爱生山羊养殖有限公司议定及时调整羊场经营模式,将绒山羊售出,并由成功竞租的阳原国山专业养殖有限公司在市场分批分期购进了育肥羊。

  羊场虽然转租出去,但不是撒手不管。近日,畅彦周带着宋国山到外地有机肥生产销售企业进行考察。等育肥羊养殖步入正轨后,宋国山打算利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等生产有机肥,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增加收入。 (河北日报记者 崔丛丛)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