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锦鲤背后的“大生意”
2024-11-16 20:31:29 ballbet登录
【环球时报记者 杨沙沙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潘小多】编者的话:日本共同社报道称,近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日本锦鲤振兴会副理事长吉田俊一透露,“日本锦鲤预计本月内恢复对华出口”。日本媒体一直对此相当关注。锦鲤在日本被称为“游动的宝石”,是颇具人气的观赏鱼,在中国也有不少锦鲤爱好者。日本锦鲤2022年的出口额达到6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93亿元)。其中对华出口12亿日元,在各国和地区中位居首位。《环球时报》记者通过多方调查发现,近些年锦鲤在国内观赏鱼行业的影响力慢慢的变大,很多人加入这一细分行业,将锦鲤生意做大。
今年,有消息称,在日本举行的锦鲤大赛中,一条锦鲤被一名中国人以1000多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拍下。实际上,早在2018年,日本媒体就曾报道称,一条饲养在广岛县养鱼场的白底红花纹锦鲤,被一名中国人以2.03亿日元(当时约合人民币1223万元)的史上最高价格拍下。
潘志成是中国休闲垂钓协会锦鲤爱好者分会会长、中国渔业协会锦鲤分会会长,同时也是广东省锦鲤协会会长。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正常采访时,他正忙于“第24届中国锦鲤大赛”的筹备工作。
作为国内顶级锦鲤赛事,中国锦鲤大赛自2001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潘志成和记者说:“这几天很多来自东南亚、欧美等地的锦鲤爱好者、专家、企业等主动找到我们,要求参加比赛,中国锦鲤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扩大。”
潘志成的朋友圈封面是他2018年获得“第49届全日本锦鲤大赛”冠军的照片,许多人将他举过头顶,高高抛起,庆祝他的胜利,封面右下角是当时日本媒体的报道“潘志成第二次获得日本锦鲤大赛冠军”。全日本总合锦鲤品评会(锦鲤行业称“东京大赛”)是日本顶级规模的锦鲤品评会,通常在每年的一到二月举行,迄今已经举办了54届。潘志成先后获得第47届、49届、51届、52届共四届东京大赛冠军,也拿到了锦鲤行业赛事的大满贯。
由于日本有严格的规定,在日本不能拿外国鱼参加锦鲤比赛,潘志成所有参赛的鱼都是选择日本品种并在当地寄养到一定年限后,再参加日本的锦鲤赛事。获奖后,他再将这些鱼带回国内作为种鱼,在国内锦鲤养殖场进行繁殖。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锦鲤爱好者,潘志成小时候就喜欢养鱼,一开始只是作为一种爱好,上世纪90年代,他跟着朋友去日本看了当地养殖的锦鲤,从此就“中毒”了。他跟记者算了一下这些年在日本选购并寄养锦鲤的费用:养殖一条优质的锦鲤成本非常高,一年费用约3万块钱,需养五六年,优质鱼还要增加美容等额外费用。此外,养殖初期还需大规模养殖,3年后逐步筛选,最终只留下少量有潜力的鱼进行精心培育。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中,投入资本巨大,且存在养殖失败的风险。
“从育种的角度看,锦鲤源自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慢慢的开始饲养锦鲤,但将其发扬光大的是日本。”一名从事水产种质资源和鱼类繁育研究的专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表示,尽管历史悠远长久,中国在锦鲤育种方面却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多数育种活动都是个体户或企业行为,未能形成规模。相比之下,日本的锦鲤育种历史已有约200年之久。
日本锦鲤的发源地是新潟县中部的古志郡二十村乡。在江户时代中期,这里开始将变异的真鲤当作观赏鱼进行养殖。1917年前后,培育出白底红斑的“红白”、白底黑红斑纹的“大正三色”等新品种,到了1927年前后,又培育出黑底红白斑纹的“昭和三色”等品种。迄今为止,日本已有100多个品种。这些品种的颜色和花纹各有特点,2022年2月,日本农林水产省对锦鲤的相关词汇和定义进行了统一规定,确保严谨性和标准化。
日本不仅建立了完善的锦鲤育种体系,还从传统的选育方法逐渐发展到对锦鲤品系的优化。从品质和种质资源讲,日本已形成了高品质且遗传稳定的锦鲤种群,其体型、色泽、花纹等方面均世界领先。如今,日本锦鲤以其独特的体型、体色和体长而闻名,其中一些大鱼甚至能有一米长。
在产业链方面,日本也有较大优势。上述专家以一条日本锦鲤培育周期为例,展示其背后涵盖的亲本选择、繁殖、筛选、养殖、美容、销售等多个环节。
他表示,锦鲤从育种到上市要经历一系列复杂且精细的过程。在日本,这一过程被严格划分为几个关键阶段。首先是育种与繁殖阶段,需要用尽心思挑选体型完美、色彩鲜艳的亲本锦鲤进行人工授精,其后经过多轮严格筛选,淘汰大部分不符合规定标准的幼鱼,仅保留少量优质个体继续培育。
接下来是品质提升阶段,将筛选出的幼鱼按体型、花纹等特征分池养殖,通过管理水质、光照以及提供特定饲料等手段,逐步提升锦鲤的色彩与光泽。其间,每隔几个月都会对锦鲤进行一次筛选,淘汰生长缓慢、体质差或体型不佳的个体。
当锦鲤长到一定尺寸后,进入个体化饲养阶段,此时会进行更为精细的管理,包括人工美容和饲料着色等,以确保锦鲤的体型与色彩达到最佳状态。同时,还需确保锦鲤的健康,通过水质调控等手段预防疾病。
最后,是市场分级与销售阶段。根据品质,每条锦鲤都会被赋予不同的价值,并通过专业渠道进入高端爱好者或收藏家的手中。在日本,锦鲤的销售还常常伴随着拍卖和血统记录,以确保每条锦鲤的独特性和价值。
随着锦鲤在海外市场受到欢迎,日本的锦鲤出口额也逐年增加。2022年12月,锦鲤被列为重点出口品类。2023年起,日本观赏鱼振兴事业协同组合接替全日本锦鲤振兴会,参加水产及水产加工品出口扩大协商会,开展海外的研讨会及推广活动,并与其他日本文化行业合作,推动锦鲤的出口。
这些年,随着国内锦鲤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包括潘志成在内的爱好者将重心转移到国内锦鲤品种的培育。上述专家和记者说,中国锦鲤养殖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最近20年才开始快速地发展。中国很多锦鲤亲本从日本引进,杂交使用较多,导致种质在短时间内退化。例如,锦鲤在日本可以长到一米,但进入中国后,很少能长到一米。
这一点也被潘志成证实。这些年,虽然中国各地举办各种锦鲤大赛,但参赛的中国锦鲤品质,尤其是80厘米以上长度的鱼,跟日本差距是比较明显。
上述专家觉得,这种差距,很大程度上源于两国锦鲤育种历史的长短不同。此外,相比日本,中国更注重锦鲤养殖数量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在精细化管理、饲料质量以及保持锦鲤体色和鳞片光泽的稳定性方面存在差距。日本锦鲤选育技术精细、品牌效应显著,这使得日本锦鲤在拍卖市场上屡创高价。“可以说,在锦鲤养殖方面,中国仍处于追赶阶段。”
目前,中国每年需大量进口日本锦鲤。尽管由于检疫不合格等原因,日本锦鲤多次被禁止入华,但日本一直紧盯中国市场。据日媒报道,日本爱鳞会会长中岛正章此前表态称,“有点令人焦急的是,日本爱好者越来越难参与了。”由于日本锦鲤在国内销售下滑,日本锦鲤业界为了扩大出口量,一直着力于国外市场的促销。而中国高端玩家对日本锦鲤的追捧,使得日本锦鲤在中国市场的利润特别高。上述专家形容,有些日本锦鲤一个池子就值1000多万元,“几乎一条鱼一个价”。日本锦鲤出口贸易不仅为日本带来了可观的外汇收入,也能够最终靠出口高端锦鲤,间接提升其国际高端品牌影响力,“就像几十年前提起家电、汽车等,日本品牌代表高端,日本也希望能够通过锦鲤打造其国际高端品牌形象”。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锦鲤市场尚处于初期粗犷发展阶段,产业规模等尚未有确切数据统计。但上述专家很看好锦鲤市场,“锦鲤是一种全民化的观赏鱼,既有高端爱好者追求的昂贵品种,也有普通市民购买的便宜品种。中国锦鲤中高端市场大多分布在在珠三角,大众市场则在北方。现在,中国锦鲤也开始逐渐出口到东南亚地区。”
潘志成和记者说,自己周围的“鱼友”一般都是广东一带的企业家。但这些年,一些年轻的“鱼友”也逐渐出现,他们非常懂鱼,也舍得花钱,就像养猫养鸟养狗一样养锦鲤。谈及锦鲤养殖方面的差距,上述专家称,“中国现在是跟跑,正慢慢通过跟跑到达并跑,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