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为何持续下降?
2025-03-08 04:10:26 ballbet官网最新版本
自从2018年年底国内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2019年6月份发生了罕见的猪肉价格暴涨,猪肉价格从每斤7元上下突然暴涨超过45元,价格翻了6番多,就是从那个时间开始,猪肉价格变化比较怪异,不按套路出牌,该涨价的季节不涨价,不该涨价的季节反而涨价。今年中秋节、国庆节生猪价格持续下跌,进入冬季腌腊季节生猪价格仍然纹丝不动,继续下跌,在炎热的7月生猪价格持续上涨,今年6—8月初上几个突破了每斤11元,猪肉价格突破每斤19元。8月中旬后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到现在生猪价格下降到每斤8元上下,猪肉回落到端午节前的水平。猪肉价格为何持续下降?我认为引起猪肉价格下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不外乎是生猪存栏过多和猪肉消费疲软引起的。
一、猪肉消费疲软,引起猪肉消费疲软的因素很多,猪肉品质、肉类进口种类变化等。
1、猪肉品质的变化,现在生产的猪肉越来越难吃,自从2019年6月份发生了罕见的猪肉价格暴涨,为了尽快恢复生猪生产,政府鼓励发展养猪,界外企业冲着养猪的高额利润和政府的补贴,大量涌入养猪业,很快规模养殖企业就超过18万户,生猪养殖数量大增,超过市场的承受力,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养殖场养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现在无论是散养猪场还是规模养殖场饲养的生猪品种全部是国外的瘦肉型猪品种,其一是这种猪生长虽然快,瘦肉含量高,但是瘦肉与本地猪肉的瘦肉不同,瘦肉中没有脂肪颗粒的分布,寡淡无味,油气淡,瘦肉烹调后比较柴,不好吃。
其二是养殖场饲养的生猪从小到大,终生都是仅喂配合饲料,没有喂青绿饲料,农村散养猪喂青绿饲料,这些青绿饲料许多是中草药,能改善猪肉品质,因此农村散养猪味道好。
其三是这些养殖场为减少生猪感染疾病和促进生猪增重,他们在配合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等药物,由于饲料是生喂,配合饲料中的不良气味转移到猪肉中,猪肉有一股腥臭味。本世纪以来,猪肉消费比例是年年在下降,根据有关联的资料统计分析,猪肉消费比例从2010年的64.2%降至2023年的57.9%。过去有农村散养户向市场提供少数的本地肥猪,猪肉品质勉强维持,现在农村散养户由于近年生猪经营一直处在微利甚至亏本的状况,养猪业内的竞争激烈。规模养殖场资金雄厚,又有政府的扶持,而且是繁殖、饲养、饲料加工、屠宰一条龙生产,竞争力比较强,农村散养户逐渐离开养猪业,市场上销售的本地猪肉慢慢的变少,取而代之的是规模养殖场生产的猪肉。
2、牛、羊肉进口量增加,今年国内进口的牛肉大幅度增加,牛羊肉销售价格持续下跌:根据资料,2024年1-6月国内牛肉进口量为144万吨,同比增长17%。2024年1—4月份羊肉进口143271吨,而猪肉进口大幅度减少,2024年1-8月国内猪肉进口量70万吨,同比下降40.5%。菜市场销售的牛羊肉价格大幅度下降,我们这里每斤牛肉30元左右。由于猪肉品质的下降,牛羊肉价格大幅度下跌,许多消费者改为消费牛羊肉、鸡肉和鱼类。根据有关联的资料,现在的牛肉消费占比显著上升,根据统计分析牛肉消费比例从2010年的的7.8%攀升至2023年的10.0%。
3、家庭加工腊肉、咸肉、香肠的数量逐年减少,我们南方地区有在年底腌制腊肉的习俗,过去每家加工的腊肉都是几十上百斤,自从2019年猪肉价格暴涨后,由于当时猪肉价格高,2019年冬季除农村自己屠宰年猪的价格腊肉外,以购买猪肉加工的人户趋于零,近年来腊肉制品的加工数量慢慢的变少,现在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猪肉上市,没有必要在年底集中制作腊肉,而且腊肉储藏不当容易发霉。因此现在在寒冬季节制作腊肉制品的人家户和制作腊肉的数量越来越少。
4、水产品的冲击:现代消费者追求健康食品,为减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疾病的发生,现代人们多选择鸡、鱼等白肉消费,减少牛、羊、猪等红肉的消费。鱼肉营养价值高,价格实惠公道,鱼是消费的人主要消费的肉食品之一。长江干流,鄱阳湖、洞庭湖等大型通江湖泊,大渡河、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汉江等重要支流实行10年禁渔,渔民全部上岸转产。同时每年从5月1日起国内的几大海洋实行三个月左右的休渔期,消费者减少猪肉的消费量而增加水产品的消费,造成猪肉消费疲软,猪肉消费量减少。8月份黄海、东海和南海休渔期的结束,大量质优价廉的水产品上市,人们大量减少猪肉的消费而涨价水产品的消费。
二、生猪饲养量过于饱和,主要是母猪存栏量超量,现在肥猪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中仔猪费用的比例是很大的,自繁自养能够降低仔猪费用和减少引进仔猪同时引进一般的危险。前几年由于各个养殖场没有养殖母猪,所需要的仔猪全部依靠购买,造成2020年春节后仔猪曾经超过2500元,2021年春节后超过2000元,然后一直稳定猪每头超过1000元,也就是说,每公斤肥猪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中仔猪费用就占4元,基本为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50%,这是造成肥猪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为了金地商置饲养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和减少疫病感染的损失,从2021年国内各个养殖场采取了自繁自养的模式,每个养殖场都养有充足的母猪。
从2022年来国内存栏母猪长期超过4200万头,现在采取仔猪提前断奶的方法,母猪产仔能力大幅度提升,据测算,每头母猪每年最少提供育肥仔猪22头,一年的饲养量就超过9.3亿头生猪。虽然在去年就已经实施减能,今年年初存栏母猪暂时减少到3900万头左右,但是今年端午节后生猪价格大涨,母猪的饲养量又很快得到了恢复。现在养猪人都不会主动淘汰母猪的,大家都在观望,现在淘汰的母猪数量还没有增加的多,仔猪仍然连续不断的生产出来进行育肥。生产的仔猪只能用于育肥,用于烤乳猪的仔猪少之又少,因此每年有大量的生猪被育肥出来,长期以来上市肥猪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
三、养猪人恐惧心理:近几年主要是养猪人恐慌心理加剧,每次生猪价格止跌回升往往是养殖场大量囤积肥猪,减少上市肥猪数量,人为造成上市肥猪的断档,促进生猪价格大涨,由于养殖场的肥猪越积越多,有的养殖场资金薄弱,资金困难,匆忙大量出栏,其余养猪人担心猪价会从此一蹶不振,担心煮熟的鸭子都飞了,趁现在猪价仍然远高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于是匆匆忙忙大量出栏肥猪,造成短时间之内上市肥猪过多,导致猪价持续下跌。
四、行业竞争:自从2019年以来,养猪业属于暴利产业,社会资本冲着养猪的高额利润和政府的高额补贴,大量涌入养猪业,很快规模养殖企业就超过18万户,生猪养殖数量大增,超过市场的承受力,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竞争愈来愈激烈,往年报道饲养管理技术和疫病防治技术水平高的养殖企业每斤生猪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仅5.5元,而普通养殖场每斤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为8,5元,为了尽快淘汰过多的养殖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养殖企业就大量出栏肥猪,拖垮技术水平低的养殖企业,逐步形成行业垄断 。
五、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降低,猪肉价格相应随着下降,我认为近年来生猪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大幅度下降,今年每斤生产成本大约在7元左右,去年为8.5元,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和经营管理上的水准高的在6元以下,出栏一头肥猪养殖利润可以超过500元,高的可以超过1000元。就是现在持续4个月的下降,出栏一头肥猪养殖利润仍然超过350元。
造成生猪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下降的根本原因是育肥仔猪费用大幅度下降,过去每头外三元仔猪价格超过1000元,今年下跌到400元左右,每头就节省600元以上。其次饲料玉米和豆粕价格下降到近年的最低价,玉米从去年每斤1,6元左右下降到现在的1.20元,豆粕下降到每斤1.60元左右,现在的饲料费用和仔猪费用占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95%左右。两项成本大幅度下降,也就造成生猪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大幅度下降,往年每斤生猪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在8.5元左右,现在在7元左右。由于生猪仍然有丰厚的利润,养猪人也就大量的出栏肥猪变现,没什么可担心的,因此,生猪价格一路回落。
老百姓收入减少才是肉市价格低迷的根本原因,我走过的所有地区普遍反映这两年钱难挣了。
当地时间3月6日下午5点31分,也就是北京时间今天(3月7日)早上7点31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进行“星舰”重型运载火箭的第八次试飞。此次任务重点包括“星舰”首次在太空进行卫星部署模拟演练,以及火箭助推器返回发射塔、以“捕获”方式回收等。
突发!乌克兰遭大规模袭击,乌军:俄军动用67枚导弹,已击落34枚!泽连斯基呼吁部分停火
据新华社,乌克兰能源部长加卢先科3月7日早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乌克兰多个州的电力和天然气基础设施遭大规模俄罗斯导弹和无人机袭击。
2021年5月,一对结婚半年多的夫妻携手踏上了从辽宁大连驶往山东烟台的客轮。然而等待他们的却不是一段浪漫的旅行,妻子李某环在这艘客轮上竟然坠入海中,不幸身亡。
据美国军事网站报道,近期有一段据称拍摄于内蒙古的视频在军事界疯传,引发美军高层关注,画面显示,一道强光如同闪电般的划过夜空,在中间还有明显的二次加速过程,美军事专家觉得这是中方在试验高超音速武器或者高超音速武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