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县:突出养殖示范创建 打响“张家川红花牛”地标品牌
2025-02-25 00:43:32 产品中心
产品介绍
-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张家川县恭门镇敏锐捕捉机遇,精准把握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脉搏,以红花牛养殖作为关键发力点,举全镇之力全速推进红花牛养殖示范镇建设。2月13日,一场意义非凡的张家川县红花牛养殖示范镇(恭门镇)创建现场推进会在恭门镇灵台村举办,为红花牛养殖产业注入全新活力,正式开启了恭门镇乡村振兴的崭新华章。
会议开场,恭门镇全体参会人员满怀热忱地前往灵台村红花牛养殖示范户处实地调研。踏入宽敞明亮、井然有序的牛舍,映入眼帘的是体格健硕的红花牛,它们悠然自得,有的正津津有味地进食,有的惬意地休憩。示范户马建明,这位经验比较丰富的养殖能手,丝毫没有保留地向观摩群众分享自己多年来在饲料搭配、日常管理以及疫病防治等方面的独到心得。从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饲料配方,到不同生长阶段的精细化管理,再到常见疫病的预防与应对方法,每一个细节都为养殖户们提供了极具实操价值的范例。通过实地观察与深入交流,养殖户们仿佛推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对红花牛养殖从模糊认知变得清晰透彻,为后续自身养殖规模的扩大与技术提升积累了宝贵经验。
实地考察结束后,县畜牧中心的专业指导人员走上讲台,围绕养殖规模扩大、先进繁育技术应用以及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了细致入微且深入浅出的讲解。在讲解先进繁育技术时,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实际案例,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的操作要点与优势;针对疫病防控,不仅详细阐述了各类常见疫病的症状,还手把手教养殖户们怎么样才能做好日常预防工作。面对养殖户们在实际养殖过程中提出的各类疑难问题,专业技术人员耐心倾听,从科学原理出发,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帮助养殖户们解了燃眉之急,为红花牛产业的健康发展筑牢了坚实的技术根基。
随后,恭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云对恭门镇红花牛养殖示范镇的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阐述。他深入剖析当前恭门镇红花牛产业的发展基础与优势,指出恭门镇拥有适宜的自然环境、丰富的饲草资源以及一定规模的养殖群体,这为产业的逐步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他说,创建示范镇对于推动全镇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关键举措。紧接着,他详细地理解阅读了政府在资金、技术上的支持等方面的有关政策。在资金扶持上,政府将设立专项补贴,对扩大养殖规模、引进优良品种的养殖户给予直接资金奖励;在技术上的支持方面,将定期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技术培养和训练,为养殖户提供一对一的技术指导。他鼓励养殖户们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转变观念,提升养殖标准,全力打造“张家川红花牛”品牌,通过品牌效应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在环保方面,要按照最严格的环保措施,确保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实现绿色养殖;防疫上,执行最严苛的防疫措施,建立完整防疫体系,定期开展疫病监测与防控工作;安全生产方面,落实最严格的安全生产措施,保障养殖人员与牛群的安全。同时,要合理的安排推进计划,同步做好高标准农田整理、土地流转、饲草基地建设以及用水、用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工作。积极对接各类项目,让好政策真正落地生根,让产业高质量发展红利惠及更多农户,尤其是助力脱贫户增收致富,实现共同富裕。
据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杨来康介绍,张家川县独特的地域与天气特征情况,孕育出了明星牛种——“张家川红花牛”。这种牛堪称“养殖界的宠儿”,不仅好养活,产出的牛肉品质更是上乘。从外观上看,张家川红花牛辨识度极高,毛色以红白相间为主,最明显的便是 “五白”特征,即头、蹄、腹、腰、尾为白色,皮肤呈漂亮的粉红色。它们头部线条流畅,面部宽阔,牛角细短且微微上扬,尽显灵动之态;脖颈长度恰到好处,整个身躯结实,肌肉饱满,无论从前面看还是后面看都十分匀称,胸部宽厚,臀部平坦,四肢粗壮有力,大腿肌肉紧实,展现出强大的力量感。
在产肉方面,张家川红花牛更是表现出色。它不挑食,耐粗饲,好饲养,生长速度快,干活耐力足,是养殖户们的得力助手。育肥后屠宰率能达到50%左右,成年牛体重在321.1—500.1公斤之间,身形较为庞大。母牛生产时顺利,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养起来省心省力。而且,这种牛出肉多、脂肪少,屠宰率平均57%,净肉率47.9%,育肥效果非常明显。其肉质鲜嫩多汁,纹理细腻,大理石花纹清晰,吃起来肉香浓郁,口感绝佳,是制作高档牛肉的优质选择,市场价值极高,深受养殖户们的青睐。此外,独特的生长环境,让张家川红花牛天然绿色无污染,品质出众,在市场上极具竞争力。
“张家川红花牛”作为张家川县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承载着全县人民的期望与梦想。近年来,张家川县从始至终坚持把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大力推进,围绕“4+2”产业体系,以实施“畜牧扩量提质行动”为抓手,着力培育养殖场(合作社)、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等新型肉牛产业经营主体,成功创建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肉牛),全县肉牛产业呈现出总量扩张、质量提高、效益凸显的良好发展势头。
据悉,2025年,张家川县计划创建5个“张家川红花牛”万头养殖示范乡镇,同步打造15个养殖示范村、30个养殖示范场以及100户养殖示范户,坚持以推动“张家川红花牛”地标产业蒸蒸日上为核心目标,全力建设集良种繁育、科学养殖、精细管理于一体的“张家川红花牛”示范基地,围绕良种、良舍、良料、良法、良医“五良”深层次地融合,精心培育、重点打造一批标杆式的示范镇、示范村、示范场和示范户,通过系列举措,强势打响“张家川红花牛”的地标品牌,让优质的红花牛产品走出张家川,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从而带动全县肉牛产业实现质的飞跃,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现代化迈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