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饲用豆粕减量替代影响分析

2025-04-18 04:08:49 ballbet登录

  2018年以来,我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持续推进,政策目标明确。农业农村部在2023年4月发布了《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将由2022年的14.5%下降至13%以下

  具体措施包括政策引导和技术上的支持,推动饲料中豆粕的使用比例年年在下降。例如,2018年我国饲料工业协会出台了饲料团体标准,提出降低饲料中的蛋白水平,其中猪类配合饲料中的蛋白水平下调1.5%,禽类饲料下调1%。

  根据《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到2025年,豆粕在饲料中的使用比例从2022年的14.5%降至13%以下,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

  2020至2023年期间,饲料中豆粕的添加比例已逐步下降,2023年豆粕的比例已降至13%,提前达成政策目标。2024年,豆粕添加比例可能会出现小幅下降,符合政策目标。因此,预计2025年豆粕添加比例将趋于平稳或略微下降。

  豆粕价格与其在饲料中的添加比例呈反向关系。一般来说,当豆粕价格较低时,豆粕的添加比例会上升,反之则会下降。

  当前豆粕价格较低,且与其他替代品(如菜粕、葵花籽粕、玉米酒糟、棕榈粕、米糠粕等)的价格差距较小。这使得豆粕的使用比例保持稳定,且价格波动对添加比例的影响较小。

  豆粕添加比例还受到生猪养殖的利润和猪价的影响。当生猪养殖利润较高时,饲料生产商会提高豆粕的使用比例,以保证饲料的蛋白水平,提升生猪生长效果。反之,若生猪养殖利润较低,饲料企业则倾向于减少豆粕的使用比例,以降低成本。

  根据最新数据,2023年生猪价格维持在均值水平,生猪养殖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但整体养殖利润不高。因此,饲料中豆粕的添加比例受到一定抑制。

  目前豆粕的价格相比来说较低,尤其是与其他替代品相比,价格差距较小。这使得豆粕在饲料中的使用保持稳定。

  除此之外,氨基酸类添加剂价格也对豆粕使用产生一定的影响。赖氨酸(70%L)、色氨酸和缬氨酸的价格处于近几年低位,而蛋氨酸和苏氨酸的价格较高。饲料生产商会依据这一些价格波动调整豆粕的使用比例,以平衡成本。

  随着技术的进步,豆粕减量替代的方案逐步完善。例如,2021年发布的《猪鸡饲料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方案》提出,在猪饲料中减少5%~10%的豆粕,在肉鸡饲料中减少15%。

  2022年和2023年,饲料工业协会和全国畜牧总站相继发布了有关标准,逐步推动了豆粕减量替代技术的普及。通过这一些技术方案,饲料中的豆粕使用比例逐步减少,替代品的使用也逐渐增加。

  除了豆粕外,饲料中还能够正常的使用其他替代品,如杂粮、杂粕、粮食加工副产物等。这些替代资源的使用不仅有助于降低豆粕使用量,还能有效提升饲料配方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根据《粮食节约行动方案》以及后续相关文件的要求,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和替代资源的利用,提高蛋白饲料的利用效率,以降低豆粕添加比例。这一措施也有助于减少对单一资源的依赖,增强饲料生产的灵活性。

  随着豆粕减量替代政策的推进,豆粕的需求也许会出现下降趋势,这将导致国内豆粕供应可能出现过剩。豆粕作为大豆压榨的副产品,与豆油的生产紧密关联。目前,我国大豆的压榨主要是为了生产豆油,而豆油的稳定生产有助于保障国内油脂供应。因此,豆粕的生产相对较为稳定,过剩问题亟待解决。

  面对国内豆粕供应过剩的情况,增加豆粕出口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饲料需求较大的地区,可以有效缓解国内过剩问题,逐步提升豆粕的市场价值。

  目前,豆粕作为大豆压榨副产品的出口,已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推动了国际市场的需求。然而,能否持续扩大出口份额,还需考虑国际市场对我国豆粕的接受度及全球饲料产业的整体需求。

ballbet登录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